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涉外法治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法学院紧扣国家涉外法治人才需求,将暑期家访作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的关键举措。学院统筹部署,指导辅导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制家访方案,以“面对面”沟通传递育人理念,凝聚家校合力,为学生成长为“懂中国、通国际、精法律”的专业人才奠基。
家访中,辅导员们向家长系统介绍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涉外人才培养成果,细致反馈学生课堂学习、社团实践等表现,了解家庭情况与实际困难,围绕学业规划、成长帮扶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并商讨定制化育人策略。针对学习法学却热衷区块链技术探索的李同学,辅导员不仅结合学院涉外人才培养方向,解读其赴港攻读硕士与数字货币法律实务等领域的适配性,还向家长展示他在学校生活期间的照片与视频,李同学父亲感动之余感慨:“学校的老师太用心了”,李同学也坦言:“我将把技术思维融入涉外法律学习中,对未来更有方向了!”对因推免政策、宿舍矛盾焦虑的张同学,辅导员明确“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原则,详细告知家长宿舍调整的进展,让家长放下顾虑。与谢同学家庭交流时,辅导员结合学生培养、实习资源讲国际法专业的职业前景,她的妈妈感慨:“之前还挺担心孩子的发展,现在不担心了,真的是选对了学校啊。”小齐妈妈看到她在学校的成长感动落泪,小方父亲在家访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家校间的真诚互动让育人沟通更有温度、更有实效。
此次家访是国际法学院践行“以生为本”、深耕学生工作的缩影,更彰显学院融合学生工作与涉外人才培养的担当。学院始终以家访为载体,解学生难题、传育人理念,未来将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以更高站位推进学生工作,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服务新时代涉外法治建设。
2025年7月,辅导员董星仙在广东省深圳市李同学家中进行家访
2025年7月,辅导员董星仙在广东省深圳市谢同学家中进行家访
2025年7月,辅导员董星仙在广东省深圳市齐同学家中进行家访
2025年7月,辅导员董星仙在广东省东莞市方同学家中进行家访
2025年8月,辅导员王智健在湖北省仙桃市张同学家中进行家访
审核人: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