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代表队荣获第五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仲裁庭)大赛全国二等奖

发布者:董星仙发布时间:2025-08-26浏览次数:23

一、比赛情况

82324日,第五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仲裁庭)线下淘汰赛于复旦大学展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队经过书状撰写比拼,以优异成绩从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及中国澳门地区的82支赛队中脱颖而出,晋级全国十六强,并前往复旦大学凯原法学院参加淘汰赛,在庭辩环节展现出了优秀风采,力克强敌,最终位列全国八强,获全国二等奖。


二、团队介绍

本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队由际法学院丁汉韬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国际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缪永增2023级法律硕士胡筱旋担任学生教练,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肖柏村担任队长与庭辩员,2023级本科生邱易担任庭辩员,2023级本科生吴思潼2024级本科生宗诺宁与国际法学院2023级博士生Mahar Waqar Fazal担任研究员。

(从左至右依次为:肖柏村、吴思潼、胡筱旋、邱易)


三、赛事历程

本次比赛的案例极具挑战性,涉及跨越内地香港的船舶维修合同纠纷,聚焦于国际仲裁前置程序对管辖权与可受理性的影响、程序法与实体法选择确定争议、两个法域下代理人与居间人的区分与认定问题以及船舶维修合同的履行争议实务问题。历时两个月的备赛过程中,全体队员齐心协力,在指导教师和教练的带领下,研读赛题并撰写书状书状轮晋级后积极准备口头庭辩,为取得佳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13IMAC书状轮正式拉开帷幕。内地及港澳三地的学子将角逐十六个晋级线下庭辩淘汰赛的名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子在撰写书状时秉持严谨的作风、灵活运用法律理论知识与实务技巧,凭借优秀的书状水平跻身全国十六强

823日,IMAC线下淘汰赛启动。经抽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队迎战天津大学代表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子在对战中不畏困难,赢得了仲裁员的一致认可,成功晋级八强。在争夺一等奖的过程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队憾负华东政法大学代表队但代表队的优异表现得到了三位仲裁员的一致认可与高度赞赏。

(第一轮:迎战天津大学)

(第二轮:迎战华东政法大学)

四、参赛支持

本次赛事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全程护航。学院在师资与资源上积极提供帮助,为队伍备赛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学院广泛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指导与模拟法庭,显著提升了队员的专业素养与实战水平;学院更以鼓励创新的文化为土壤,让领导关怀、师长激励与同伴支持汇聚成强大精神动能,激励队员迎难而上、勇创佳绩。

本次赛事由国际法学院丁汉韬老师提供全程指导从最初对同学们国际商事仲裁相关理论与实务知识的基础培训,到赛事进程中无微不至的答疑与解惑,丁汉韬老师为赛队提供的全方位指导是本次赛事获奖的重要一环。国际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缪永增作为本次赛事的学生教练,负责次赛事赛队的人员遴选、任务分配、合作协调、书状批改、模拟庭辩等事务,亦为赛队做出了宝贵贡献。国际法学院学子在本次赛事中发挥优异,力克强敌、不畏困难,获得赛事评委高度认可赞赏,展现了国际法学院学子优良的学科素养与实践能力。

国际法学院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理念,把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这也是队伍一路披荆斩棘、摘得全国二等奖的底层逻辑。这一奖项既是对学院深耕学科竞赛、完善人才孵化机制的集中肯定,也彰显了学院在塑造“视野全球化、规则国际化、能力专业化”法律英才上的显著成果,更标志着学院将持续为学子冲击国际赛事、拓宽全球法律舞台搭建更广阔、更高阶的成长平台。

五、比赛介绍

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仲裁庭)以深化法治文明互鉴为宗旨聚焦青年法律精英的选拔和培养通过搭建全英文仲裁庭实战平台系统提升内地与港澳地区参赛选手的法律文书起草能力及庭辩策略水平赛事着力构建跨地域法律实践共同体促成教育背景多元的三地青年开展深度协作在思维碰撞中实现专业素养的协同进化为我国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法治人才梯队提供战略支撑。

我校在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中屡创佳绩。第二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我校荣获亚军。第四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我校荣获全国八强,并斩获最佳书状奖。

审核人:徐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