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地点:文治楼713室
电子邮件:jianghe@zuel.edu.cn
办公电话:
《国际法学》(双语);
《美国国际法实践》(英文);
《国际组织法理论与实务》(英文)
硕士研究生:《Basic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sis Writing》(全英文)
博士研究生:《国际组织法》;《条约法理论与实践》
留学生:《Legal Research and Thesis Writing》;《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Law》;《International LawandChina’s Practice》;《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P Protection》
1. 国家级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优秀课程(专业特色类):《International Law and China’s Practice》(国际法与中国的实践),负责人,2024年;
2.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法学》,两位视频主讲人之一,2010年;
3. 湖北高校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法学(双语)》,负责人,2022年。
《国际法学》(双语);
《美国国际法实践》(英文);
《国际组织法理论与实务》(英文)
硕士研究生:《Basic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sis Writing》(全英文)
博士研究生:《国际组织法》;《条约法理论与实践》
留学生:《Legal Research and Thesis Writing》;《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Law》;《International LawandChina’s Practice》;《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P Protection》
1. 国家级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优秀课程(专业特色类):《International Law and China’s Practice》(国际法与中国的实践),负责人,2024年;
2.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法学》,两位视频主讲人之一,2010年;
3. 湖北高校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法学(双语)》,负责人,2022年。
教学研究项目
1.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22152):“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能力构成研究”;
2.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155):“高校法学教育协同创新能力的构成和培养”;
3.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B028):“高校专业双语班的设置研究——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背景”。
纵向项目
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D036):“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研究”(首席专家,项目经费80万元);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FX023):“国际法价值体系的和谐同构研究”(项目经费35万元);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FX163):“我国南海权益维护及其两岸合作机制的法律研究”;
4.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项目重点课题(21SFB1005):“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涉外法治的法理进路:以法学基本范畴为视域”;
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3JD20128):“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
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9VHQ001):“海洋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海洋法体系构建研究”;
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0VHQ010):“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研究”;
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7VHQ006):“维护海洋权益的军民融合制度供给及法律保障研究”;
9.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CLS2012D108):“经济全球化与一般法理学的机遇和挑战”。
横向项目
1. 《湖北省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起草项目,2024年;
2. “东盟区域公约及东盟十国种质资源国内法研究”,2021年;
3. “跨国公司国际诉讼案例评析及其对策研究”,2012年;
4. “航空法规翻译与评析”,2012年。
学术活动
1. 2012.06.14 参加瑞典泰尔贝里国际论坛(Tallberg Forum)“全球化的风险和走向互信世界”;
2. 2014.11.09 参加厦门大学海洋法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专题发言“水下历史沉船的所有权研究:以财产权和国家主权为视角”;
3. 2015.11.25 参加浙江海洋学院第二届海洋公共管理论坛,并作专题发言“海洋管理双重属性的国际法解决:以国家主权为视角”;
4. 2016.06.29 参加厦门大学中国-欧洲国际海洋法研讨会(Sino-EuropeanSymposium on International Law of the Sea),并作专题发言“远洋群岛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
5. 2017.09.15参加第五届南海区域合作论坛,并作专题发言“南海安全合作:“适度国际主义的外交实践”;
6. 2017.11.17 参加海洋争端司法解决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大国政治小国政治与海洋争端的司法解决”;
7. 2018.04.14 参加“维护中国海洋权益问题”学术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中国外交软实力与海洋权利的创设”;
8. 2018.06.15 作为举办人组织南海地区安全合作国际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CSFM and SCS Security Cooperation Strength and Weakness”;
9. 2018.10.20 参加第六届南海地区合作论坛,并作专题发言“南海区域安全合作的困境与新思路”;
10. 2019.03.16 参加首届全球治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并作专题发言“全球治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以国际法的本体论和运行论为路径”;
11. 2022.08.21 参加“百年变局下涉外法治的问题与立场”高端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国际法一级学科的法哲学建构: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之互动”;
12. 2022.12.28 参加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并作专题发言“中国—东盟区域治理法律人才的培养”;
13. 2023.01.15 参加复旦大学国际法研究守正与创新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法教义学与国际法的学科建构:以“‘三大体系’为视域”;
14. 2023.07.18 参加敦煌丝路共建法治国际合作会议,并作专题发言“陆上丝路共建之涉外法治复合型人才培养”;
15. 2023.11.01 参加第五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并作专题发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法治人才培养”;
16. 2023.11.18 参加第27届全国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并作专题发言“新时代涉外法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构成”;
17. 2023.12.23 参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国际法学科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涉外法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构成”;
18. 2024.05.18 参加涉外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中国涉外法治建设的历史成就与未来发展”;
19. 2024.11.09 参加中国法治现代化暨中国法治实践学派2024年智库论坛,并作专题发言“涉外法治的知识体系及其互动性建构”;
20. 2025.03.29 参加湘潭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会议,并作专题发言“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三级机制”;
21. 2025.06.17 参加第二届南海前沿论坛,并作专题发言“海洋法的实证化及其自然法重构”;
22. 2017.12.02 大连海事大学讲座:“大国政治、小国政治与海洋争端的司法解决”(学术讲座);
23. 2022.06.23 武汉大学国际法讲座:“社会科学的基本范畴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学术讲座);
24. 2022.12.07 厦门大学讲座:“三大知识体系的失衡与人类的生存危机:自然法与实证法之博弈”(学术讲座);
25. 2022.12.16 海南大学讲座:“国际法双语教学主要困境和经验分享”(学术讲座);
26. 2023.04.17四川大学讲座:“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关联论——以国家主权的双重属性为视域”(学术讲座);
27. 2023.09.21 中南民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讲座:“‘一带一路’、国际法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学术讲座);
28. 2023.11.10 山东政法学院涉外法治教育讲座:“新时代涉外法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构成”(学术讲座);
29. 2024.05.30 郑州大学讲座:“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学术讲座);
30. 2024.06.06 大连海事大学讲座:“海洋法的历史演进、当代问题和未来变革:实证法和自然法的博弈”(学术讲座);
31. 2025.04.17 武汉大学讲座:“全球化的民粹主义与国际法的重构”(学术讲座);
32. 2025.05.21大连海事大学讲座:“国际法的双重法理及其研究范式”(学术讲座);
33. 2025.05.28 山东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端论坛:“民粹主义外交与国际法的政治解构”(学术讲座);
34. 2025.06.12 华南师范大学讲座:“国际法基础理论的主要维度及其研究范式”(学术讲座);
35. 2025.06.13 暨南大学讲座:“民粹主义外交和当代国际法的变革”(学术讲座)。
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法商研究》《政法论坛》《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近50篇学术论文,其中约20篇论文经《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文献转载,且绝大多数为全文转载。向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实务部门等提供了多份资政报告,并获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相关实务部门的肯定性批示。
1. 独著,《国际法的基本范畴与中国的实践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德国金琅学术出版社2017年再版;
2. 独著,《人类主权的萌芽:现代国际法的启示与回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3. 独著,《欧盟法的内在化与外在化及其对国际法的启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 独著,《可持续发展实践指南:社会、经济与环境责任的履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 第一作者,《美国国际法实践的内在法理与外在合法性解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
国内期刊论文选:(CLSCI、CSSCI期刊)
1. 独撰,《从大国政治到国际法治:以国际软法为视角》,《政法论坛》2020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9期,及《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4期;收录于2023《涉外法治蓝皮书》;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 独撰,《中国外交软实力的强化:以国际法的基本范畴为路径》,《东方法学》2019年第2期(转载于《国际法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9年第7期,及《法学文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2019年第4期;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提名奖);
3. 独撰,《论军事活动规制国际法的碎片化与开放性——从“乌克兰舰船扣押案”切入》,《法学》2020年第9期(转载于《国际法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1年第3期);
4. 独撰,《条约退出机制:法律困境、法理解读与中国方案》,《环球法律评论》2020年第4期(转载于《国际法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0年第12期);
5. 独撰,《国家主权的双重属性和大国海权的强化》,《政法论坛》2017年第1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第3期);
6. 独撰,《国际法框架下的现代海权与中国的海洋维权》,《法学评论》2014年第1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2期;获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 独撰,《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南海安全合作——以国际法价值观的变革为视角》,《法商研究》2018年第3期;
8. 独撰,《〈日本宪法〉第9条修改的国际法解读——以国家的对世义务为视角》,《法商研究》2014年第6期;
9. 独撰,《国际公民社会视域下国家外交的合法性解读——以“维基解密”事件为切入点》,《法学》2012年第9期;
10. 独撰,《法外国家的游离与规制——以朝核危机中的朝美外交博弈为例》,《法商研究》2012年第4期;
11. 独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法理与实践——以条约法为视角》,《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
12. 独撰,《和平解决东海争端法律研究》,《法学评论》2006年第5期;
13. 独撰,《数字法学形构的法哲学进路》,《政法论坛》2024年第1期;
14. 独撰,《数字法学形构的法理学进路》,《政法论丛》2024年第6期;
15. 独撰,《国际法知识体系的历时和共时建构:以主体论为视域》,《江汉论坛》2023年第8期;
16. 独撰,《论国际法的公平价值及其实现进路:从和平到正义》,《政法论丛》2023年第1期;
17. 独撰,《“发展中国家”的主体性及其软法化:以国际组织为视域》,《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6期(转载于《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期,《国际法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2年第4期,及《新华文摘》2022年第7期摘要转载);
18. 独撰,《海洋争端的司法解决:以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的博弈为路径》,《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5期(转载于《国际法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0年第3期);
19. 独撰,《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大国政治和小国政治的互动》,《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20. 独撰,《海洋法的特性演变与中国的海洋权益——以海洋基本属性为框架的研究与建议》,《人民论坛·学术前言》2016年12月;
21. 独撰,《南海争端的国际法研判及韬略筹划——以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为视角》,《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报)》2012年第3期;
22. 独撰,《全球化与法律的内在化和外在化》,《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3. 独撰,《涉外法治的知识体系及其互动性建构》,《交大法学》2024年第6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国际法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5年第3期,《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3期);
24. 独撰,《国家主权外在强化的法理逻辑:非歧视原则与普惠制的关联论》,《南大法学》2022年第5期(转载于《国际法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23年第2期);
25. 独撰,《中国海洋划界争端的国际法解读与对策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5期);
1. 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
2. 中国太平洋学会自然资源法研究分会副会长;
3. 湖北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副会长;
4. 中国海洋法学会常务理事;
5. 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
6.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编委;